当前位置:学历考试>高考

问题:[文言文题]

六、〔此题理工科考生做,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

六、〔此题理工科考生做,文科考生不做〕
  (1)下文加黑的词跟现代语的哪个词相当,把它填在括号里。(9分)
  (2)把下面三句话译成现代语。(6分)
  (a)妻止之曰--
  (b)特与婴儿戏耳--
  (c)婴儿非与戏也--
  七、〔此题文科考生做,理工科考生不做〕
  (1)下文三个括号里各有六个虚词,保留最合适的一个,把其余五个划去。(4分)
  (所、岂、虽、亦、必、故)有嘉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;(所、岂、虽、亦、今、既)有至道,弗学不知其善也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然后能自强也。(乃、而、亦、故、则、且)曰:教学相长也。
  (2)上文“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”一句的意思是什么,从下面三条解释里选择一条正确的,把不正确的两条划去。(3分)
  (a)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,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。
  (b)知识不够,然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反复学习。
  (c)智力不够,然后才能知道自己要反复学习。
  (3)上文“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”一句的意思是什么,从下面三条解释里选择一条正确的,把不正确的两条划去。(3分)
  (a)董得艰难困苦,然后才能自力图强。
  (b)知识贫乏,然后才能勤奋地钻研。
  (c)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,然后才能努力向上。
  〔此题文科考生做,理工科考生不做〕
 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语。(注意:“1、根据原文直译,2、译文要通顺,3、要加标点符号,4、译文写在试卷上。)(15分)
  太宗(指唐太宗)令封德彝族举贤,久无所举。上诘之,对曰:“非不尽心,但于今未有奇才耳。”上曰:“君子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。古之致治者,岂借才于异代乎?正患己不能知,按可诬一世之人!”

参考答案: 第六题标准答案:
  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。其母曰:“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”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妻止之曰:“特与婴儿戏耳。”曾子曰:“婴儿非与戏也。婴儿非有知也,待父母而学者也,听父母之教。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……
  妻子阻挡他说……
  只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罢了。
  孩子不是能跟他闹着玩的。
  第七题标准答案
  有嘉肴……有至道……曰教学相长也。
  是正确的。
  是正确的。
  第八题标准答案:
 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贤才,他过了很久也没有推荐什么人。太宗责问德彝,他回答说:“不是我不尽心去做,只是现在没有杰出的人才啊!”太宗说:“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,每一种东西都要取它的长处。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,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?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,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?”

  参考解析

暂无解析!

微信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