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公务员>省考公务员

问题:

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,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,李大钊起着主要作用,1919年,他在报刊上开辟了“马克思研究”专栏,该报刊的名字是:

A、《新青年》B、《东方杂志》C、《晨报副刊》D、《湘江评论》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2022年,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(简称"新基建")将进一步加快。下列属于"新基建"的是:

A、北煤南运B、航空运输业C、城际高速铁路D、深水港建设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①商代晚期才有长篇铭文,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②显然,这类铭文的书写重心是“功勋”与“赏赐”,它代表着主人最有价值的荣誉,因此他希望通过铜器精确地传达给祖先或后世③事实上,商周铭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④比如《小子逢卤》铭文有四十七字,叙述器主参与一项军事行动有功因而受到上级的赏赐,又因此制作了铜器以祭祀、告慰其亡母⑤因为对当时的贵族来说,用铭文记录其所立的功劳和所受的封赏,不仅是其人生价值的展现,也是其家族政治地位的宣示和保障⑥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,有的仅由一个

A、⑥④⑤②③①B、⑥①④②③⑤C、①③④②⑤⑥D、①④⑤②③⑥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作家都是在坚守文学信念的同时找寻创作的突破口,力争在文化的海洋腾起美丽的浪花。这需要作家深入挖掘现实生活,以丰富的创作手法、生动的艺术语言,塑造更多折射时代的面孔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作家要克服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,并不是写当代就是现实题材作品,真实是创作基调,一些只是故事发生时间为当代,却与当代生活割裂的作品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。现实题材作品不是将时代符号写进作品、对社会生活细节简单还原,也不是同质化回忆的机械陈列,而是要传达出作者对人生、对历史、对现实的深刻思考。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
A、文学创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B、文学创作应警惕内容空洞的创作倾向C、现实题材作品必须传达出作者深刻的思考D、好的文学创作应不断拓宽题材、丰富表现手法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,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,分类正确的一项是:【2022联考/安徽083】

A、①②③,④⑤⑥B、①③⑤,②④⑥C、①④⑤,②③⑥D、①⑤⑥,②③④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广义地讲,只要如实记录身边的人与事、景与物,都属于纪实摄影,它们虽然较为零散、碎片化,但拍摄者和存世数量巨大,蕴藏着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。在专业摄影领域,很多摄影师通过深度采访与调研,全面、系统、生动地进行图文记录与展示,大大地拓展了纪实摄影的概念、范畴和价值。当今时代,人人都是摄影师,拍摄传播便利及时,为时代造像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拓展,摄影的价值渐趋超越其本体意义,成为厚重的人文、社会、历史价值的视觉承载。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
A、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已经来临B、纪实摄影是对现实社会的生动记录C、摄影反映时代的深度和宽度日益拓展D、纪实摄影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和社会价值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慈善是一个历史变动中的概念,所含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并不完全一致。譬如古代慈善事业多系直接性物质救济,呈现出重养轻教的特征。但近代以来,愈发重视慈善教育的功能,强调教养并重。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更是朝着社会公益服务的多元化方向发展。但是,不管如何变化,慈善的根本内涵没有改变,即民间社会各界秉持人道善心,救助、关怀社会弱势群体与困难群众,这也是慈善本义内容所在。至于慈善的外延表现,则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,譬如慈善动机、慈善形式、慈善流程等。我们在讨论慈善概念的时候,应该对其内涵与外延予以区分,在此基础上考察慈善

A、公益服务慈善的核心要义B、教养并重是当代慈善的主要特点C、慈善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D、慈善的内涵并不随外延的变化而变化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下列选项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是:

A、2019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收入约为1361.8亿元B、2019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占全行业收入比重最低C、2020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.8%D、2019年信息技
题目类型:材料题

问题:

2021年8月,在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上,中国主动倡议与非方共同制定并实施( )。

A、中非全面合作计划B、中非命运共同体计划C、中非贸易便利通畅计划D、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
题目类型:单选题

问题:

关于文物,下列说法错误的是:

A、“兽形匜”是中国古代用于装饰屋脊的一种兽形建筑小构件B、“宣德款剔红牧牛图方盘”中的“剔红”是一种漆器的加工工艺C、“彩绘漆金夹纻阿弥陀佛坐像”是中国古代的传
题目类型:单选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