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公务员>省考公务员

问题:[选择题]

[单选] 中国那时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,整体形势是似改而未改,似放又未放。而被整怕了的教育界和知识分子,并不知如何教书。用“文革”时的教材肯定不行,用“文革”前的又不敢,只好自编。自编只是每次上课前发几张油印篇子,里面的遣词造句明显可以看出“战战兢兢”、“()”,生怕雷池没越好,被人抓住打棍子、扣帽子。不过学生们的状况与战战兢兢的老师们()。


A.一丝不苟;大相径庭
B.胆小如鼠;千差万别
C.兢兢业业;半斤八两
D.小心翼翼;截然不同

参考答案: D

  参考解析

这是一道逻辑填空题,主要考察对成语意思的理解。根据第一个空前“战战兢兢”之后的顿号表示此处应和“战战兢兢”并列,且后面内容“生怕雷池没越好,被人抓住打棍子、扣帽子”为解释说明,均表明此处应表示害怕出错而小心谨慎的编教材。“一丝不苟”形容办事认真,连最细微的地方也毫不马虎。“兢兢业业”形容做事认真踏实。“胆小如鼠”形容人胆小怕事,多为贬义词。这三个成语都不能体现出内心害怕出错的意思。而“小心翼翼”形容谨慎小心,一点不敢疏忽。在此处较为合适。根据第二个空,“不过”表示转折,说明学生和老师应该是相反的状况,故只有“截然不同”符合文意。“大相径庭”,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。多指事物区别明显,意见、看法截然不同。“半斤八两”比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。“千差万别”形容种类多,差别大。“截然不同”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,此处即表明学生的状况和教师的状况相反。综上,故正确选项为D项。

相关题目:

微信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