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兼谈“学”的知与行

 

《论语》说: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礼,是礼貌、礼仪,是道德,是规矩、法则。立,是存在,是认可,是肯定。这句话强意在强调,只有学礼才能立,礼是立的前提条件。这个论断有着极大的现实指..." />

当前位置:公务员>省考申论

问题:[问答题]

2016年国考副省级申论范文-不学礼,无以立

“给定资料3”引用了《论语》中的话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,联系社会现实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35分)要求:(1)自选角度,见解深刻;(2)参考“给定资料”,但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(3)思路清晰,语言流畅;(4)总字数1000~1200字。(2016年国考副省级)

 

参考答案:

论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兼谈“学”的知与行

 

《论语》说: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礼,是礼貌、礼仪,是道德,是规矩、法则。立,是存在,是认可,是肯定。这句话强意在强调,只有学礼才能立,礼是立的前提条件。这个论断有着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,同时我们也要对“学”字,有新时代的认知。(立论环节。解释句子,立意。)

 

学礼,是立的前提和条件。学礼并不一定能立,但是要立必须学礼,只有学礼,才能“立”。某种程度上说,礼是一种限制和约束。社会的发展需要这种限制和约束,无规矩不成方圆,礼让社会的发展在有序的轨道上进行。所以,“学礼”是存在的前提,是“立”的基础。(本论环节1。从正面论观点成立。)

 

比如说,“程门立雪”的典故已流传千年,很多人对故事的主人公杨时充满敬意。这说明他“立”在了我们心里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杨时真切的践行了“尊敬师长”的“礼”。曾子避席、千里送鹅毛、张良拜师、孔子尊师、汉明帝敬师、孔融让梨等等历史典故,都是同样的道理。(本论环节1。举例正面分论点成立)

 

相反,不学“礼”,一定不能“立”。拒绝“礼”的限制、约束,就是与整个社会秩序相对抗,与整个社会为敌,是挑战社会的底线。不学礼,会扰乱社会秩序,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这种做法,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,不会被社会接受与认可,也就无法存在。(本论环节2。从反面论证观点成立。)

 

比如说,被判死刑的犯罪分子,因为不学“礼”,所以无法存在。一些中国游客,在国外旅游时,不顾他国风俗,在教堂拍照;在卢克索神庙浮雕上刻着中文“到此一游”;穿鞋进入他国寺庙,亵渎别国宗教信仰……这些游客,就没有把“礼”放在心中,所以国家形.象不被认可,没有“立”起来。(举例正面上述观点。)

 

所以,不学礼,无以立。(得出结论。)

 

只有学礼,才有可能立。有些时候,学礼了,也一定立不了。比如说,有些贪官污吏,从入仕途伊始,就接受教育,党的方针和政策告诉他们,要遵纪守法,写下了很多“礼”;有些不孝子,从小家庭教育中父母告诉他们他要孝顺父母,在学校学习老师告诉他们要孝顺父母,背下了很多礼”;“老赖”们的人生轨迹中,,也参加过很多“诚信”教育,记住了很多“礼”……贪官污吏、不孝子、老赖等,都学“礼”了,甚至对相关政策法规道德口号倒背如流。但是,这种把学礼界定为知礼的学礼认知,学礼一定不会立。(本论环节3。对观点提出质疑。否定观点。)

 

“学礼”,应该是即要“知礼”,还要“行礼”。仅仅“知礼”,并不是真“学礼”。学礼的本质,应该是遵守约束和限制,在这种情况下,才不会被外界所排斥和否定,才能立。换言之,对“学礼”仅仅定义为“知礼”,“不学礼,无以礼”的命题是不成立的。既要知礼,也要行礼,学礼才有可能立。(本轮环节4。对观点认知升级。迭代观点。)

 

可见,学礼是立的基础,不学礼一定不能立。但同时,我们也要认识到,“学礼”既要“知礼”,也要“行礼”,才是真“学礼”。(结论环节。)

  参考解析

暂无解析!

微信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