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惯的是是非非

习惯是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,是思维的定势,是经验的累积,是典章制度的条文。万物皆有是非,习惯也是如此。而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是一对矛盾,二者是对立的,但也是统一的。(立论环节。解释习惯的概念,破题,立意。)

 

习惯的“是”..." />

当前位置:公务员>省考申论

问题:[问答题]

2015年辽、皖、黔、蒙、宁、青6省申论范文

2015年联考申论作文的核心关键词是:习惯。其中安徽等6省是命题作文,标题为:习惯的是是非非。很多文章围绕好习惯与坏习惯来写,这种写法是没有读懂题意的。习惯的是与非同好习惯与坏习惯之间有着本质区别。是与非间,是典型的对立统一关系,应该用辩证法来分析这篇文章。范文如下:

 

从“给定资料”可以看出,随着社会发展进步,很多“习惯”发生了改变。请你以“习惯的是是非非”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要求:结合给定资料,观点正确,内容充实,结构完整,语言流畅。1000字左右。2015年安徽、青海、宁夏、辽宁、内蒙古、贵州省考

 

参考答案:

习惯的是是非非

习惯是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,是思维的定势,是经验的累积,是典章制度的条文。万物皆有是非,习惯也是如此。而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是一对矛盾,二者是对立的,但也是统一的。(立论环节。解释习惯的概念,破题,立意。)

 

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,相互排斥、相互否定,是对立的。(本论环节1。从对立性角度分析问题。)

 

实施近千年的选官习惯——科举制度,促进了社会的公平,选出了众多优秀官员,这是习惯的“是”,但是八股取士也限制了士子的创造性,阻碍了社会的进步,这是习惯的“非”。在封建社会广为流传的思维定势——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,在某种程度上,维护了社会秩序、规范了人际惯关系,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这是习惯的“是”,但是这种君权本位、男权本位和长者本位的思维定势,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科学、民主、精神自由、个性解放背道而驰,这是习惯的“非”。可见,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,相互否定着、对立着。(本论环节1。举例分析证明观点。)

 

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间也是相互统一的,“是”与“非”之间可以相互转化。习惯的“是”,在一定条件下,会演变成习惯的“非”。比如,中国在8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孩计划生育政策,逐渐被社会接受,成为一种习惯,这项政策当年对国家控制人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口红利消失,男女比例失调,养老压力变大等问题凸显,国情发生变化,“一孩政策”的“非”逐渐凸显,此时,习惯的“是”变成了习惯的“非”。再比如,在中国办事“找关系”是一种习惯,若干年前,搬家、建房子等,习惯找亲戚、邻居帮忙,在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社会背景下,有其可取之处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搬家、建房子找亲戚、邻居帮忙,费时费力效率低。习惯的“是”,也逐渐变成了习惯的“非”。(本论环节2.1。从统一性角度分析问题。)

 

而当习惯的“非”大于“是”时,“非”会加速旧习惯的灭亡,促进新习惯的产生。新习惯一旦形成,新的“是”与“非”也随之产生。比如,当世卿世禄制的“非”大于“是”时,新的选官习惯——察举制,产生了;当察举制的“非”大于“是”时,它的生命力逐渐下降,并最终灭亡,新的选官习惯——九品中正制,产生了。而当九品中正制的“非”大于“是”时,这一制度也逐渐走到了历史的尽头,科举制度随即走上了历史的舞台。新旧习惯,如此前进发展着。(本论环节2.2。从统一性角度分析问题。)

 

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既对立,也统一。二者既相互排斥,也可以相互转化。习惯的“是”与“非”的矛盾关系,推动着旧习惯的灭亡和新习惯的产生。(结论环节。点题,总结。)

  参考解析

暂无解析!

微信端